为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,搭建教学方法创新交流的平台,基础学院于12月3日在3号教学楼2阶梯教室举行了学院公开课活动,由化学教研室杜贞老师为A24新材料与应用技术1-3班的同学们讲授有机化学课——“卤代烃”。基础学院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此次听课活动。
课堂开始,杜贞老师通过介绍“生活中的卤代烃”,如“不粘锅涂层”“PVC材料”和“空调制冷剂氟利昂”等引入了课程思政元素,通过对氟利昂特性双面性的阐述,向学生传递:认识事物应秉持辩证思维,并从中选取积极面作为解决问题的助力,以此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随后切入主题,先后讲解了卤代烃的定义、分类、命名和制备,以及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。在课堂中,杜贞老师用生动活泼的课堂语言吸引同学们的兴趣,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与同学们进行互动提问,让课堂“活起来”,获得了在场师生的一致好评。
公开课结束后,学院领导班子成员、督导组成员、化学教研室全体教师随即开展了评课会。教师们对杜贞老师的课堂赞不绝口,纷纷表示课堂效果很好。参会教师表示,杜贞老师的课堂中适时的互动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设计,课堂之初的生活实例和案例引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大大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。杜贞老师既能够对学生的作业和积极态度给予正面评价,也能够时刻关注学生的听课状况并给予及时的回应,对于学生听课难点进行及时回顾和强调。课堂准备充分,课程设计合理,教学语言亲和且具有引导性,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化学课的兴趣,强化学习效果。此外,老师们建议,可以适当利用信息化技术,譬如利用短视频展示抽象概念,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,加深印象,以增强教学效果。
教学督导组长周军老师提出,一方面,教学中的手段最终目的是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,更容易让学生接受,继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;另一方面,在涉及到教学效果和教育目的时,应当基于课程当时的情境来进行课程评价,从而对课堂内容有所侧重。平衡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,以创造更加生动有效的学习环境。
会议最后,学术副院长秦永华进行了总结,学校对学生培养质量日益重视,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职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期待,老师们应当让课堂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,让教师的课堂兴趣点与学生的兴趣点相契合,真正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。希望青年教师能够充分发挥桥梁作用,与学生共同营造活跃、互动的课堂氛围,实现课堂上师生间的“双向奔赴。
公开课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,在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它不仅是对教学质量的一种展示,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、学生学习进步以及教育创新的重要途径,在提升教学质量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、推动课堂创新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