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5日下午,校党委副书记沈黎新在远志青年人才学院第三期“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”培训班(以下简称“青马班”)开班仪式后,以《从贺信嘱托到新药科实践——做“抢抓机遇、加快发展”的新时代浙药人》为题,为全体学员讲授了内涵丰富、鼓舞人心的“开班第一课”。课程紧扣时代脉搏与学校特色,深刻解读了贯穿学校39年奋斗史的核心精神密码,并对青马学员成长成才提出殷切期望。

贺信精神:浙药人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
沈黎新开篇溯源,带领学员们重温了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给原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建校20周年发来的贺信。贺信充分肯定学校办学成绩,并提出“抢抓机遇、加快发展,办出水平、办出特色”的殷切期望。沈黎新指出,“‘抢抓机遇、加快发展’这八个字,是贺信精神的精髓所在,更是激励一代代浙药人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。”他强调,这一嘱托不仅是学校发展的战略指引,更是每一位浙药学子成长的行动纲领。
校史为鉴:在时代浪潮中“抢”得先机
沈黎新以学校发展历程为镜,阐释了学校如何将贺信精神转化为跨越式发展的生动实践:从建校初期的艰苦创业(创新引入企业资源共建校舍),到敏锐把握国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大机遇,于2021年成功合并转设为全国首所药科类职业本科大学,实现办学层级的跃升;从紧密融入浙江打造医药强省、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浪潮,作为“全省唯一的药科类职业本科大学”深化产教融合,致力于成为支撑区域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“人才引擎”;再到面对AI、基因编辑等前沿科技重塑医药产业的新浪潮,全力推进党建引领下的“新药科”内涵建设,抢抓发展新质生产力机遇,培养能适应甚至引领产业变革的“新质医药人才”。这一系列成就充分体现了“顺势而为”的战略智慧。
榜样启迪:在奋斗实践中加速成长
沈黎新着重分享了优秀校友刘诗行的励志故事,将其作为学生层面践行“抢抓机遇、加快发展”精神的典范。刘诗行在专科学习期间,凭借超常毅力刻苦钻研专业技能,成功抓住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宝贵机遇,勇夺一等奖。留校后,她持续精进,实现从“技能高手”向“育人能手”的转型,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。沈黎新以此激励学员:机遇垂青有准备者,成功离不开敏锐的眼光、果断的行动、扎实的本领和坚韧的品格。
行动指南:练就识机抓机用机的硬本领
围绕青年学子如何践行贺信精神、实现个人价值,沈黎新提出了清晰的成长路径:一要练就“识机遇”的慧眼,胸怀大局,密切关注国家发展战略、产业前沿动态和科技发展趋势,善于从学校提供的广阔平台中发现机遇。他特别强调学习哲学(马克思主义哲学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)对于提升思辨能力、洞察世界本质规律的重要性;二要增强“抓机遇”的本领,筑牢专业能力这一立身之本,精益求精,同时积极参与“第二课堂”、社会实践、志愿服务和各类竞赛活动,全面提升沟通协作、创新思维、解决问题等综合素质,锻造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;三要拿出“用机遇”的行动,沈黎新引用清华大学“行胜于言”的治学精神,勉励学员看准机遇就要果断行动,深刻指出“一步先步步先”,主动作为才能赢得发展先机。
寄语青马:做贺信精神的先锋践行者
沈黎新最后向全体青马学员发出号召:青马班学员作为青年政治骨干,理应成为传承和践行“抢抓机遇、加快发展”贺信精神的先锋。他希望大家深刻领悟这八个字承载的时代内涵与责任,将其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以敏锐的眼光识别机遇,以过硬的本领抓住机遇,以果敢的行动用好机遇,以不懈的奋斗加快发展,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、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,在学校建设一流职业大学、浙江推进医药强省和教育强省建设、服务健康中国的宏伟事业中,勇立潮头,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,争做新时代的“弄潮儿”。
反响热烈:凝聚青春奋进力量
沈黎新的授课逻辑严密、案例鲜活、深入浅出、充满期许,在学员中引发强烈反响和深入思考。学员们纷纷表示,这堂“第一课”不仅深化了对学校历史与精神的理解,更明晰了个人成长与国家、产业、学校发展同向同行的路径,激发了抢抓机遇、矢志奋斗的昂扬斗志。大家一致表示,将牢记嘱托,练就过硬本领,积极投身实践,在建设新药科、服务健康中国的伟大征程中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。
